升压站构架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,现代电子技术,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升压站构架二次设备(包括继电保护,控制,测量,信号,变电站架构故障录波,变电站进线构架为何被广泛运用 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)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,优化设计,对升压站构架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,测量,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。通过升压站构架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,数据共享,完成升压站构架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。升压站构架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升压站构架常规二次设备,简化了升压站构架二次接线。升压站构架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升压站构架安全稳定运行水平,降低运行维护成本,变电站架构提高经济效益,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。 1)集中式系统结构系统的硬件装置,数据处理均集中配置,采用由前置机和后台机构成的集控式结构,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,保护,控制及监测等功能,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,显示,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。目前国内许多的厂家尚属于这种结构方式,变电站架构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: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,引线多,变电站进线构架为何被广泛运用 是一个信息'瓶颈',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,即在前置机故障情况下,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,另外仍不能从工程设计角度上节约开支,仍需铺设电缆,并且扩展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。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形成的原由,220KV升压站构架二次产品早期开发过程是按保护,控制和通信部分分类,独立开发,没有从整个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进行,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,在进行220KV升压站构架自动化工程的设计时,大多采用的是按功能'拼凑'的方式开展,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以及出现许多无法解决的工程问题。 2)分层分布式结构按220KV升压站构架工程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(站级)和就地单元控制级(段级)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。站级系统大致包括站控系统(SCS),站监视系统(SMS),站工程师工作台(EWS)及同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(RTU)。 站控系统(SCS):应具有快速的信息响应能力及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功能,完成站内的运行管理及控制(包括就地及远方控制管理两种方式),例如事件记录,开关控制及SCADA的数据收集功能。 站监视系统(SMS):应对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监测,为站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及异常信息,即提供全面的运行信息功能,如扰动记录,站内设备运行状态,二次设备投入/退出状态及设备的额定参数等。 站工程师工作台(EWS):可对站内设备进行状态检查,参数整定,调试检验等功能,也可以用便携机进行就地及远端的维护工作。